2022年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区县)(完整)

时间:2022-04-26 11:15:43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区县)(完整),供大家参考。

2022年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区县)(完整)

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区县)

为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部署要求,推进教育强县战略,加快教育高质量发展,写好xx教育奋进之笔,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结合我县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视察xx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按照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定位,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目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基夯础,聚心凝力,形成党以重教为先、政以兴教为本、师以从教为责,民以助教为乐良好氛围,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开创新时代xx教育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二)基本原则

——坚持正确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着力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坚持优先发展。把教育优先发展摆在突出位置,合理调配社会资源,聚集各方力量,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上优先安排教育、在财政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教育、在公共资源配置上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为建设教育强县、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形成共识与合力。

——坚持深化改革。挖掘各方潜力,实施创新驱动,进一步将教育改革引向纵深区,集中攻坚,重点突破,坚决破除制约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尊重学校及教师的首创精神,充分调动学校和教师的改革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着力优化教育结构,补短板、强弱项、展优势,履责担当做好改革创新,向改革创新要教育发展成效,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坚持问题导向。对照党和国家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xx省教育高质量发展考评目标任务,强化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切实化解教育运行突出矛盾,不断优化教育发展态势,推动全县教育与时俱进、奋发勃进,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着力提升人民群众对教育的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

——坚持内涵发展。立足xx“五个千年文化”、对照我县发展战略办教育,巩固基础教育优势,强化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协调推进,彰显成果,进一步提升xx教育品牌。

二、重点举措

(三)目标任务

到2025年,全县教育基础性制度体系建立健全,形成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全面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教育体制机制,教育结构布局更加合理,公办民办共同发展,教育优质资源供给能力和教育发展水平明显提升,义务教育从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升级,校园书香浓郁、学生健康成长、教师职业幸福、人民群众满意、服务社会进步的“美好xx教育”基本形成,全县教育教学质量进入全市先进行列。

——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县中心城区建有x所以上规模适中的公办幼儿园、千户小区全面配建普惠性幼儿园、每个乡镇建有x所以上独立公办幼儿园,新增学位xxxx个,力争全县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xx%、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xx%、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xx%、小区配套园公办学位不低于xx%。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按照规定班额标准新建和改扩建校园校舍,县城区每年力争新增有效学位xxxx个以上,全部消除xx人以上大班额。每个乡镇建有x所寄宿制学校或九年一贯制学校,力争通过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评估。

——高中教育优质普及。扩大高中阶段招生规模,优化普通高中优质资源,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xx%,高中阶段职普比达到x:x左右,高考成绩进一步提升,力争每年有x-x名考生进入全省前xxx名。

——职业教育优质扩容。中等职业学校达到省级建设标准,在校学生数达到xxxx人以上。双师型教师占比达xx%以上。积极探索产教联盟办学机制,大力推进校企合作,高质量打造特色专业,力争建成省级高水平中职学校。

二、重点举措

(一)大力发展学前教育

1.加快建设公办幼儿园。落实《*********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发〔20xx〕xx号)精神,县中心城区再新建x-x所规模适中的公办幼儿园;“一乡一园”全面建成,鼓励规模较大、生源较多的乡镇建设“一乡多园”。城区按每xxxx户规划建设一所规模不低于x个班的幼儿园,单个小区xxxx户及以上的必须在本小区建设,xxxx户以下的小区或居民区采取统筹合建的方式或按每x.x万-x.x万人规划建设幼儿园;实际居住人口xxxx人以上的行政村新建或改扩建成x所公办幼儿园,xxxx人以下的小村联合办园。乡镇小学附设学前班或附属幼儿园全面剥离,独立办园。统筹事业编制用于发展公办幼儿园,探索配齐配足公办幼儿园教师的有效形式。鼓励有条件的公办园开设幼托班,推进0-3岁托幼事业发展。

2.推进小区配建幼儿园。全面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xx〕x号)和《xx省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专项治理工作方案》(x府厅〔20xx〕xx号)精神,严格执行《xx县城镇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规划建设管理办法(试行)》,城镇小区严格依标配建幼儿园,幼儿园应与项目同步竣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对未达到配建标准的城镇小区,由县政府在周边统筹安排配建。对缓建、缩建、停建、不建和建而不交的,在整改到位之前,不得办理竣工验收。已建成的小区配套幼儿园按要求及时移交县教育行政部门,对挪作他用的坚决予以收回。县财政安排专项资金予以保障。

3.鼓励社会力量办园。设立学前教育发展专项资金,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综合奖补、减免租金、派驻公办教师等多种措施,加大对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支持力度。加快推进优质普惠学前教育资源扩容建设,把普惠性幼儿园建设列入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土地招拍挂建设项目成本。落实有关文件精神,确保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在办学用地、税收优惠、费用减免、教师培训、职称评定、评先评优、幼儿资助等方面与公办幼儿园享受同等待遇。依法依规动态调整公办幼儿园收费标准,提升普惠幼儿园发展空间。

(二)全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4.加快城区学校建设。落实x万人以上建设x所完全小学、x万人以上建设x所初中政策要求,每年新建、扩建城区教育项目x-x个,新增有效学位xxxx个以上;整合、盘活、扩充老城区教育资源,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学校建设。2019年,xx二中新建x栋教学楼,增加学位xxxx个;新建桔都小学分校,增加学位xxxx个。2019-2021年,新建xx区高中和xx学校,增加学位xxxx个。2020-2025年,新建xx、xx、xx家园等学校,增加学位xxxx个。严格执行县委、县政府《关于严禁义务教育学校非政策性择校行为的通知》,依法依章“阳光”招生,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划片招生,免试就近入学。到2019年秋季开学,义务教育阶段“大班额”控制在xx%以内;到2020年,全面消除“大班额”。

5.优化农村学校网点。贯彻落实《x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的实施意见》(x府厅发〔20xx〕xx号)精神,按照全县中小学布局专项规划(2018-2030年),统筹辖区内教学网点布局,根据群众意愿撤并生源过少的教学网点,设置x年的过渡期。落实对乡村小规模学校按xxx人拨付公用经费和对乡镇寄宿制学校按寄宿生年生均xxx元标准增加公用经费补助政策。在人口较为集中、生源有保障的村单独或相邻村联合设置完全小学;将村小高年级学生适度向中心小学集中,每个乡镇原则上要建设x所寄宿制中心小学和初中或九年一贯制学校,教师周转房项目优先安排,教育建设用地优先落实。扎实推进乡村闲置校舍处置工作,主要用于发展乡村学前教育、校外教育、留守儿童关爱保护等。

6.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推动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度化常态化,建立城乡联合办学机制;深入推进集团化办学体制改革,实行多形式资源共享,逐渐实现教、研、管一体化部署、一体化落实、一体化发展,实现协同发展目标,缩小城乡、校际办学差距。力争到2020年,全县每一所乡村学校都有城区学校对口帮扶。改革农村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拨付办法,充分调动农村学校办学积极性。

(三)合力做优高中教育

7.深化中招制度改革。贯彻落实x州市中等学校招生考试委员会有关“构建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模式”文件精神,按照文件规定,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初一新生开始,初中毕业生须参加学业水平考试,考试成绩作为中招录取的重要依据。凡未参加学业水平考试的学生,不建普通高中学籍。

8.支持高中整体提升。综合运用考核、评估、奖励等手段,鼓励全县高中在人才引进、课程改革、教师培训、内涵建设等方面积极探索,先行先试,多措并举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大力实施高中品牌提升战略,建设优质高中,充分利用周边县区普通高中联盟平台,在课堂教学、联合教研、模拟考试、质量分析、资源共享、信息互通等方面深化合作,提升全县高中教学质量。

9.鼓励普高特色发展。认真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xx〕xx号)精神,深化育人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改革,切实提高高中育人水平。积极探索小班化教学,提高教育质量。策应高考制度改革,加快新课程改革和走班选课教学。认真开设并办好音乐、美术、体育、竞赛等特长班,跟踪做好高校自主招生对接工作。统筹做好全县高中学生数理化生、信息技术等学科竞赛。大力实施校园文化建设“八个一”工程,积极打造人文特色校园。

(四)努力做大职业教育

10.建立职教联席制度。统筹、协调县职业教育发展工作,研究解决职业教育重大问题;利用xx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升级为xx中等专业学校契机,根据xx产业发展及用工需求,成立以政府、企业相关部门牵头的行业指导委员会,对中职学校人才培养、教学改革、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方向等提出指导意见,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11.探索建立职教联盟。积极融入x州市以高职院校为龙头、中职院校为基础、产教融合型企业为骨干的x州职业教育联盟,并组建本县中职学校和产教融合型企业职业教育联盟,加强中职学校与高职院校对接升学,推动学校与部门、行业与企业打造紧密型组织,形成在全市框架下职业院校共同办学、合作共赢,在县级框架下中职学校与企业共同办学、合作共赢和政府、行业、学校、企业共同发力、抱团发展的格局,增强职业学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12.扩大职教办学规模。实施职业教育“扩容、提质、强服务三年行动计划”,在不断加强现有专业学前教育、电子商务、汽车维修、机械加工的基础上,扩大对护理、养老服务、健康服务、现代服务业等领域人才培养的招生规模,动员更多的生源选择本地中职学校就读。鼓励社会力量举办职业教育,扩大职业教育规模。

13.提升职教办学水平。研究制定《xx县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实施方案》,加快推进职业教育改革步伐。积极参与省级“123”工程,进一步完善学科专业建设和实训室建设,建设一批高规格的实训室;加强“双师型”教师的招聘、培养和培训,提升县中职学校教学水平;加强与企业、能工巧匠、技艺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合作,建立一批技能大师工作室及创新创业团队,并给予适当补贴;积极参与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试点,将学生取得的有关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或掌握的技术技能,按照一定规则折算为学历教育相应学分。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振兴计划,积极开展中职学校“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工作,优化学生就业。

14.扩大职业培训覆盖。整合全县行业培训需求,以县职业中专学校为主阵地,启动现代农业(精品蜜桔种植和蜜桔深加工、精加工)、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紧缺人才的职业培训计划;加大职业培训基地硬件投入,打造能完全满足职业教育需求的先进实训基地;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为企业在岗职工、困难企业转岗职工、退役军人、农民工、就业重点群体、贫困劳动力等群体提供技能培训服务,推进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建设。

15.推动政校企深化合作。围绕我县支柱产业、重点扶持企业,不断推进校企联合办学、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提高职业教育订单培养比例;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工程建设,建立产教融合型企业认证制度,积极争取开展国家、省、市、县级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试点,力争国家级、省级试点项目在xx落户,对进入目录的产教融合型企业给予“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的组合式激励,按规定落实相关税收政策,形成产教融合新格局,实现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实施技能提升补贴“展翅行动”,为本地职业中专毕业生提供创业资金连续帮扶服务,对留在本地就业的毕业生给予适当的资金补贴,提高本地就业率。

(五)聚力发展社会教育

16.扶持民办教育。落实《民办教育促进法》和《xx省人民政府关于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x府发〔20xx〕xx号)精神,鼓励促进社会力量办学。实行民办学校分类管理,积极引导社会力量举办非营利性民办学校,探索独资、合资、合作等多种投资办学形式。保障民办学校学生合法权益,依法依规落实民办学校教师待遇。民办学校学生在评优等方面与公办学校学生享有同等权利,同等享受助学贷款等各项国家和地方资助政策。民办学校教师在评优评先、职称评聘、科研立项等方面享有与公办学校教师同等权利。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管理,鼓励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相互购买管理服务、教学资源、科研成果等,激活公民互助办学机制。

17.推进终身教育。鼓励各类学校、社区教育机构、行业企业和各类培训机构开展继续教育,构建覆盖全县的终身教育学习网络。落实《关于加快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实施意见》(x教发〔20xx〕x号)要求,成立社区教育机构,按照户籍公民人均x-x元的标准安排社区教育经费。完善非学历教育和学历教育并重、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相互沟通、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有效衔接的终身教育体系。

18.促进教育开放。在更高的层次推进教育对外开放,鼓励我县各级各类学校与先进地区各级各类学校开展教育合作,完善教育合作机制;在联考、联研、联训、联挂的基础上,推动交流合作向联教、联材、联智、联办等纵深发展。抓好“双返双创”、“三请三回”工作,落实“八个一”工作机制,努力将教育资源优势、人才优势转化为对外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优势。

三、强化保障

(一)健全完善教育优先发展机制

19.依法推进优先发展。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上优先安排教育、在财政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教育、在公共资源配置上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在建设用地、学校布局、园区建设、教育基础设施、专业设置、人才需求、教师编制等方面超前规划部署。落实县城小区配套学校(幼儿园)建设政策,对中小学(幼儿园)建设实行联审联批制度,未按规划配建学校(幼儿园)的,不得发放建设工程许可证,不得办理竣工验收备案。

20.依法落实教育投入。县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的增幅不得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确保教育经费“三个增长”政策有效落地。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城市建设维护税、土地出让金计提教育资金按比例全额用于教育,并参照上年实际征收数足额列入当年年初财政预算。不得将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抵顶教育事业拨款,不得用学校收 当前隐藏内容免费查看费收入抵顶生均公用经费。策应xx省教育大数据联合实验室落户x州,大力实施教育现代化工程,加大投入,积极推进专递课堂、智慧校园建设,每年县财政预算安排专项资金xxx万元以上。

21.依法保障教师待遇。落实《******xx省委xx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x发〔20xx〕xx号)和《关于进一步保障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的通知》(x人社发〔20xx〕xx号)精神,建立教师工资与公务员工资联动增长机制,确保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或高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比照公务员奖金津贴发放标准,统筹安排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奖励性补贴,纳入教师绩效考评范畴,根据考核情况分级发放。依法保障教职工降温费、烤火费、妇女卫生费、退休教师独生子女奖励等刚性福利待遇发放资金来源,所需资金足额列入年初县财政预算。

22.依法保障教学运行。进一步加强各级各类学校运转保障力度,从2019年开始,在省定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的基础上,每两年按xx%的增幅提高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对学生人数较少的农村小学、农村初中在公用经费上给予扶持,对不足xxx人的农村小学按xxx人拨付生均公用经费,对不足xxx人的农村初中按xxx人拨付生均公用经费。严格落实省定学前教育、普通高中、职业中专生均公用经费和生均拨款标准。县财政每年分别预算安排教学研究、电化教育、教学装备、教师培训等专项经费xxx万元,提升教育教研装备及师资水平。除此之外,由县财政每年预算安排义务教育学校发放临时聘用人员工资所需资金xxx万元,确保学校正常运转。

23.鼓励捐资助学奖教。进一步加强县教育基金会,完善教育基金会扶贫、济困、奖教、励学的功能。建立社会捐赠收入财政投入配比政策机制,县财政按上年度财政总收入万分之五的比例,计提资金并纳入县财政年度预算,直接投入县教育基金。建立全县各乡镇、各部门和社会各界捐资助学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完善奖教奖学激励机制,设立“高考奖”“中考奖”“育苗奖”、“才子奖”,由县教育基金会每年重奖优秀教师、获得省级及以上综合荣誉和教学成果奖的校长、教师,以及考取北大清华等名牌大学、中考排名全市前十名且留在当地就读高中的学生和在全国全省奥林匹克竞赛、科技创新大赛、职业技能大赛等赛事中获奖师生。由县教育体育局和县财政局制定具体实施办法,抓好落实。

(二)健全完善教师保障机制

24.实施名师培养工程。实施名师巩固工程,在职务晋升、职称评聘、评先评优等方面向名师倾斜,强化待遇留人、感情留人、事业留人。实施名师引进工程,重点引进师范院校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进入我县教师队伍。多渠道多途径开展名师发现和培养工程,通过现有各类名师师徒结对等形式,发现和培养一批年轻骨干教师和名师;每x-x年评选一次县级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结合市“五名工程”评选活动,定期评选县级名校长、名教师、名班主任;每年选送一批名师和骨干教师参加培训。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名师工作室、名班主任工作室、名校长工作室。打造一批省市级教育信息化应用示范校、示范网络学习空间,推进智能化现代化进程。

25.优化职称评聘政策。严格落实《关于x州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的通知》(x办发〔20xx〕xx号)精神,2019年全面完成教师岗位等级设置管理工作。按照《关于做好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工作实施方案的补充意见》(x人社字〔20xx〕xx号)、《xx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中小学专业技术岗位设置和评聘工作的通知》(x人社发〔20xx〕xx号)精神,单列职数用于解决20xx年职称制度改革前取得相应专业技术资格人员的职称聘用问题,对少数超结构比例学校,采取多退少聘办法进行过渡。按照《xx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xx省教育厅关于改革完善乡村教师职称评审工作的意见》(x人社发〔20xx〕xx号)精神,根据市有关部门制定的农村教师职称“定向评价、定向使用”办法,设置的乡村中小学教师职称类别,允许所教专业与所学专业或教师资格证专业不一致的农村和艰苦边远地区教师参与职称评审,促进农村教师“一专多能”发展。建立教师退出机制,对年龄偏大、长期有病且不适应教育教学要求的教师,由相关部门调整岗位、妥善处理。

26.提升教师学历层次。开展“互联网+教师教育”创新行动,优化教师管理模式,提升教师信息素养,打造网络学习和教研平台。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学历进修,力争到2025年,全县学前教育教师全部达到专科以上学历;小学教师达到师范专业专科或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其中研究生学历(学位)占xx%以上;初中教师达到本科以上学历,其中研究生学历(学位)占xx%以上;高中教师全部达到本科以上学历,其中研究生学历(学位)达到xx%以上,有一定比例的教育博士。鼓励学校适当奖补在职教师学历培训,提升优化教师学历结构。

27.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按照“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的要求,依法依规规范教师执教行为和学校办学行为,加强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师德师风建设;办好学校思政课,抓好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推进完善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内部考核奖励机制,改革教师评价体系。完善教育教学研究立项和教学成果奖励机制,引导教师开展教学研究与改革实践。建立校园检查考评登记审批制度,切实减轻学校和教师负担,营造良好的办学治校环境。

(三)健全完善改革推进机制

28.建立县管校聘机制。落实《*********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中发〔20xx〕xx号)精神,根据上级有关要求和工作部署,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县管校聘”改革。强化县域统筹功能,促进师资均衡配置,健全县教育部门负责教职工编制、岗位设置、人员经费、教师招聘、交流轮岗,学校负责岗位聘用、绩效分配、考核奖惩的教师管理机制。全面落实中小学教师聘用合同管理,促进教育系统人员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坚决清理“吃空饷”行为。

29.激活教育竞争机制。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贯彻落实素质教育,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着力提振教育质量。严格落实国家课程计划和国家规定学业质量标准。聚焦课堂教学,推动课堂教学改革;加强和改进新时代教研工作,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健全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监测体系,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构建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的中小学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加强对“新中考”“新高考”的研究,建立健全初、高中学段衔接培养机制,强化优质生源的保留和培养质量。建立民主、科学、公平的教育教学激励机制,鼓励同一层次的学校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同一学校教师开展教学业绩和班级管理等竞赛活动,形成争先创优、共同进步的良好竞争局面。

30.健全课后服务机制。认真落实《x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实施意见》(x府厅发〔20xx〕xx号)精神,根据课后服务性质,结合我县实际,采取政府购买服务县财政补贴、收取服务性收费或代收费等相结合的方式筹措经费,确保课后服务正常开展。设定服务性收费或代收费的,坚持成本补偿和非营利原则;收费标准由县发展改革部门、教育部门联合报县政府批准执行。课后服务费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由学校统一收取上缴县财政,由县财政返还学校专门用于课后服务等开支。有关部门在核定绩效工资总量时,应当适当考虑学校和单位开展课后服务因素,学校和单位在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内,对参与课后服务的教师给予适当倾斜,按照教职工参与课后服务的时间、服务内容等因素予以补助。中小学生是否参加课后服务,由学生和家长自愿选择,严禁以课后服务名义乱收费。教体、财政等部门要切实加强监管,严肃查处将课后服务变相为集体教学或“补课”的行为、逼迫或者变相逼迫学生参加的行为、乱收费等行为。

31.完善安全防控机制。扎实推进依法治安、依法执教、依法治校综合改革,进一步完善校园安全风险预防、管控机制和校园周边综合治理机制,严格控制安排学生参加与学业无关的社会活动,着力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科学系统、全面规范、职清责明的学校安全风险防控体系,深入实施创建和谐平安校园工程,切实提升学校安全整体水平。

(四)健全完善工作推进机制

32.强化党的领导。全面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成立县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把教育高质量发展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充分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建立健全统筹决策、研究咨询、分工落实、督察督办、总结推广的工作推进体系,加快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各领域各环节改革。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学校工作中的政治核心作用,加强学校党的建设,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深入推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落实党的建设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坚持党员和骨干教师“双向培养”,充分发挥党组织的示范引领作用。

33.强化跟踪问效。严格工作制度,强化日常监督,大力转变工作作风,提升工作效能。建立教育高质量发展目标管理和责任落实机制,落实乡镇、各相关部门、各级各类学校的职责,建立重点工作调度会议制度,及时对工作成效进行分析总结,形成好的做法、好的经验。大力宣传教育高质量发展成果,形成有利于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氛围。

34.强化考核评价。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教育督导条例》《xx省教育督导规定》,建设“全领域、全口径、全支撑、全保障”的督导新体系,对高质量发展相关政策落实情况进行对标督导,确保落实到位。配齐配足责任督学,实现全县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公办民办学校教育督导全覆盖。保障教育督导专项经费,每年由县财政预算安排教育督导经费40万元以上,为教育督导工作提供必要办公条件、强化培训学习以及加强督导队伍建设。落实学校目标管理考评和办学行为全面督导,加强绩效考核,科学运用考核结果,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率。认真开展乡镇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价工作,考核结果纳入乡镇领导目标考评和绩效考核,表彰优秀,对乡镇履行教育职责不力的党政主要领导进行约谈。充分发挥督政督学教育督导作用,促进xx教育高质量发展。

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本意见精神,紧密结合自身实际,加强工作研究,制定具体举措,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